第136章、制度革命(四)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36章、制度革命(四) (第1/3页)柔仪殿御书房在朱慈炅搬到西宫书房后进行了改造,由于刘一燝也不在这里上值了,田维章让人打通了隔壁张介宾的值房,张介宾搬去了最初给刘一燝预留的值房。
扩建的主要目的是要仿北京天工院,建一间大会议室。不过不同于天工院直接使用的天启的木工工作台,这里用上了大理石桌面。
由于空间比天工院要小,这边的会议桌要方一点。最上方当然是御阶御座,背后的大书柜,变成了三个,御座对面安放六张椅子都绰绰有余,而两边只能安放十张。
御座的右后方还有一张大书桌,是仿照天工院当初给高起潜留的记录位置,可以坐两个人。
右边墙上依然挂着张太后的锦绣《仙桃童子图》和倪元璐的《运河夕照图》,“千载运河,联通南北;万民仓廪,纤系春秋。”的君臣对联依然醒目,但倪元璐已经“高升”了。
这是御书房会议室第一次使用,刘一燝,徐光启,钱士升,吕图南,刘廷元五位阁部大佬坐在左边,都在悠闲品茗。
刘、徐、钱三位都比较放松在闲聊。吕图南是从户部右侍郎新转的南吏部左侍郎,比较低调,低头看着文书。
刘廷元是首辅黄立极的人,他来南吏部就是压制快起飞了的钱士升的,他对对面的天工院众人非常好奇,这帮人居然和阁老对坐。
陈子壮,翁鸿业,王铎,阮大铖,蒋德璟,张国维,再加上孙传庭,杨文岳,吴阿衡,洪承畴十位天工院中书全部在列,他们坐满了右边的位置。
天工院其实有十二个人,还有一个是状元余煌,另一个是袁可立之子袁枢,不过他俩都在丁忧。除了翁王阮蒋四人,其他人跟在朱慈炅身边其实都不长,还有陈洪二人是刚刚加入。
在御座对面还有朱由崧,朱翊铭和朱肃溱,曹思诚四人。督政院也受邀列席了,曹思诚故意坐到了最左边位置,和三位宗室隔了一个空位。
他一个人神情严肃,不是对这三位不满,这三位比督政院其他亲王靠谱多了,他是对督政院这个东西就不满。督政院和都察院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不能弹劾了,没有啥风闻奏事。
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