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期中备考(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5章:期中备考(下) (第1/3页)

    武修文的目光如同探照灯,扫过一张张或困惑或思索的脸,他没有立刻讲解,而是走下讲台,开始在过道间巡视。脚步停在孙小胖的课桌旁,孩子瘦小的身体瞬间绷紧,头垂得更低了,握着铅笔的手指用力到指节发白……

    武修文的心狠狠一揪。他强迫自己的视线只落在孙小胖面前那张几乎空白的草稿纸上,声音刻意放低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引导:“别慌。第一步,把关键信息标出来。同时出发,相向。相遇后,甲继续去B,乙掉头回A。乙到A时,甲离B还有12公里。”他停顿了一下,几乎是耳语般地提醒,“想想……总路程。把总路程设出来。”

    他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孙小胖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丝,僵硬的脖子微微动了动,似乎想抬头看黑板上的图,又飞快地垂了下去。但武修文看到,他那只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的手,终于开始在草稿纸上,极其缓慢地、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S”。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一道微弱却真实的光,瞬间刺穿了武修文心中积压的阴霾。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暖流猛地冲上鼻尖。他立刻别开脸,快步走向讲台,掩饰住眼底瞬间的波动。

    “好了!时间到!”他重新站定,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力度,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谁来说说思路?张明!”

    被点到的男生站起来,思路清晰地说出了相遇点的计算和乙返回的时间。武修文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快速演算、标注,将复杂的动态过程拆解得条理分明。

    “……所以,关键在于利用乙返回A地的时间,这个时间点,甲所走的路程加上剩下的12公里,正好等于总路程S!”武修文重重地在黑板上列出最终的等式,粉笔几乎要折断,“解方程!S=54千米!”

    答案揭晓,底下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哦”声,伴随着释然的轻呼和佩服的眼神。

    “都明白了?”武修文环视全班,目光锐利,“行程问题,剥开层层陷阱,核心就是寻找时间、速度、路程三者在不同阶段的关系!画图是钥匙!等量关系是锁芯!接下来几天的复习,我会用更刁钻的题,把你们脑子里的浆糊都搅清楚!谁跟不上,放学留下来,我单独给你‘开小灶’!”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威胁”的严厉,眼神扫过之处,几个基础薄弱的学生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但奇异的是,没有人抱怨,反而在那严厉之下,滋生出一股被鞭策着向前冲的劲头。连坐在窗边的赵皓星(六二班班主任,语文老师),不知何时也站在了教室后门口,抱着手臂安静地看着。当武修文用最简洁有力的方式破解难题时,赵皓星眼中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讶,随即化为了然和一丝激赏,对着武修文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上午的数学课在一种高强度的、近乎榨干脑力的节奏中结束。下课铃响,武修文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站在讲台边,快速整理着教案和练习卷。几个大胆的学生拿着刚才没完全弄懂的题目围了上来。武修文没有丝毫不耐,语速依旧很快,但讲解极其清晰,三言两语直指要害。

    “武老师,”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神明亮的女生(一班数学课代表)挤到前面,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兴奋,“您昨天公开课上最后那道题……就是那个找规律填数的,我昨晚回去又想了半天,好像找到另一种解法了!不过好像有点复杂……”她递上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

    武修文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接过草稿纸,目光飞快地扫过那些略显稚嫩却充满探索精神的演算步骤。他专注地看了几秒,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眼底甚至掠过一丝惊喜的光芒。

    “不错!”他难得地赞了一句,声音不高,却带着真实的肯定,“虽然绕了点远路,但逻辑是通的!很有想法!”他拿起红笔,在女生的方法旁边,用更简洁的符号和思路快速标注了几处关键,“看这里,可以这样跳步……还有这里,换个角度切入,能省掉一大半计算量。”他寥寥几笔,化繁为简,将那略显臃肿的思路瞬间提炼得清晰而优美。

    女生眼睛一下子亮得惊人,如同被点燃的火炬,激动得脸都红了:“啊!原来是这样!武老师您太厉害了!”周围的几个学生也凑过来看,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一刻,数学本身的逻辑之美和解题的酣畅感,短暂地冲淡了所有现实的阴霾,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武修文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一个几乎算不上笑容的表情,却如冰河初融的第一道裂痕。他收起东西,对围着的学生说:“行了,赶紧去吃饭。下午自习课,继续行程问题变式训练!”说罢,夹着教案,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教室。

    穿过空荡的走廊,刚走到楼梯拐角,一个刻意压低的、带着点促狭笑意的女声突然从旁边的办公室门口飘出来:

    “哟!我们的‘风流才子’下课啦?这脚步匆匆的,赶着去赴谁的约呀?”

    武修文脚步一顿,额角神经隐隐一跳。不用回头也知道,是郑松珍。这位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性格泼辣直爽,是教师合伙开饭的“会计”,也是最早发现并传阅他那本“见不得光”诗稿的“元凶”之一。

    他无奈地转过身。郑松珍斜倚在办公室门框上,手里还捏着饭票,脸上挂着戏谑的笑容,旁边站着她的室友、四年级语文老师林小丽。林小丽性格温和些,只是抿着嘴笑,眼神里也带着善意的调侃。

    “郑老师,林老师。”武修文硬着头皮打招呼,试图维持一本正经,“我去食堂。”

    “啧啧,去食堂还板着个脸?”郑松珍可没那么容易放过他,几步走过来,故意上下打量着他,“看看这黑眼圈,啧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