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在1566年,第1次在朝堂上打自由搏击就得了冠军……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3章 在1566年,第1次在朝堂上打自由搏击就得了冠军…… (第1/3页)

    「如果是穿越到万历年间的话,大明还是有的救的,明朝是从万历晚年那时候起才开始变得无药可救的,只要在天灾人祸大爆发之前,大力推广土豆红薯这些作物,大明起码还能多活个三四十年。」

    「确实,清朝就是靠着土豆红薯这些高产的作物养活了不少人。」

    「可惜,大明那时候明明有这些作物了,却没人推广,但凡能传播开来,也就没后面大清什么事了。」

    「听家里的长辈说,70年代粮食短缺的时候,大家吃的都是甘薯,也叫做番薯,才好不容易熬过的那个年代。」

    「真的得感谢陈振龙,如果不是他从东南亚把红薯带回了我国,那个年代真的会有很多人会饿死。」

    「陈振龙的故乡就在我们县,他的雕像现在每年都有人去祭拜呢。」

    ……

    嘉靖年间。

    嘉靖难得的和大臣们聚在了一起,看着天上的光幕。

    当他看到后人说土豆,红薯,玉米这几样作物都是在明朝时期,而且是在嘉靖到万历年间传入的明朝时,一个个都陷入了震惊之中。

    嘉靖:“这土豆、红薯、玉米竟然是在朕的在位年间传入大明的?”

    “朕竟然从未听说过?”

    “诸位爱卿,可曾听闻?”

    台下大臣们面面相觑,在下方小声交头接耳。

    最终由严嵩站了出来,回答道:“陛下,我等也从未有在大明境内听闻过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的农作物。”

    “想来是如今还未传入我大明,他们应当还在海外,不知何处。”

    “不知何处?”

    身穿道袍的嘉靖在座位上伸了个懒腰,换了个舒服的位置。

    “那看来,朕是有必要效仿成祖,七下西洋了。”

    嘉靖的声音不大,却能够让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员都听得个一清二楚。

    这听得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大明海禁多年,如若是在平时嘉靖主张开放海域,想要下西洋巡海的话,那么必然会遭受到大臣们的集体反对。

    毕竟,他们当下的这位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喜欢修仙,让他开放海禁,他很有可能就会组织舰队到海外去效仿秦始皇,去寻找那什么虚无飘渺的蓬莱仙岛!

    劳民伤财不说,还将背负一世骂名!

    可这次开放海禁却不同了。

    他们要去寻找的不是什么仙草。

    也不是什么贸易往来。

    而是要去寻找的是粮食!

    无论是谁出发,谁找到,对于历史而言都是一件能够名垂青史的大功劳!

    “名声”这种东西,对于官员来讲,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都是他们毕生所求的东西,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面前,又有谁会愿意放过呢?

    严嵩当场跪下了,拱手,大义凛然的说道:“陛下英明神武,天佑大明!那这远洋寻粮的任务不如就交由臣来处理吧?”

    严嵩想着自己第一时间便站了出来,接下这单重担,陛下怎么着也会看在他是三朝老臣的面子上,顺水推舟的,让他接下这个任务。

    没成想,他这话才刚刚说出,礼部尚书李春芳就站了出来:“严阁老,您都已经是八十好几的人了,一把年纪的,再来处理这些琐事就多有不妥了!”

    “陛下,微臣如今五十有六,正值壮年,比当年郑和七下西洋时还小四岁,这出海寻粮的任务还是交由微臣去吧!”

    严嵩抬起头瞪了他一眼。

    李春芳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撇过头去。

    其他人见状,好像是点燃了一根导火线似的,在场大臣无不站出,纷纷请求接下这远航寻找粮种的任务。

    “陛下,这寻找粮种的事,还是让微臣去吧!”

    “陛下,臣自幼便有一个远征大海的梦想,可惜一直都没能实现,如今有了机会,只求陛下能够成全微臣!”

    “陛下,臣向往大海已久,平日里最喜欢的便是游船了,这远洋寻找粮种的任务交由臣来再适合不过!”

    “严侍郎,游山玩水可不能作为航海经验啊!我康大和还出生在福建呢!论航海经验,在这朝堂之上没人能比得过我!

    我信妈祖的!

    陛下!臣作为工部尚书,这出海的海船正是我们工部造的,臣对海船最为了解,定能比任何人都适合出这海!

    臣恳请陛下!将这出海远洋的任务交于臣!”

    “老匹夫,你这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