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祠堂不是战场,是镜子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09章 祠堂不是战场,是镜子 (第1/3页)

    雨停后的清晨,祠堂的青石板还泛着潮意,脚底踩上去微凉,沁出一层湿漉漉的寒气。

    晨雾像薄纱缠在屋檐下,几缕残云挂在后山的松梢上,天光灰白,尚未彻底亮开。

    肖锋蹲在门槛前,指尖捏着竹片,轻轻压了压昨夜被雨水打湿卷边的红纸。

    纸面吸饱了水汽,颜色沉了些,像凝住的血痕。

    他膝盖的旧伤因潮湿隐隐作痛,像有根锈铁钉在骨缝里来回刮擦。

    他抬手揉了揉,掌心蹭过粗布裤管,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就在这时,抬眼撞见周先生拄着枣木拐杖立在巷口。

    老人灰布衫的前襟沾着晨露,湿成一片深色斑痕,下巴上的白须被风掀起几缕,颤巍巍地飘着。

    他眼神冷,像淬了冰的刀锋,声音低而硬:“肖书记好手段,不喊喇叭不敲钟,倒会拿张红纸勾人。”

    肖锋缓缓直起腰,手撑在门框上借力,木头沁着凉意,指节微微发白。

    他脸上挂着三分笑意,嗓音温和却沉:“周老师教了四十年书,最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他侧身让老人进门,余光扫过祠堂内——

    几个阿婆抱着竹编的菜篮,篮底垫着旧报纸,隐约透出蔫黄的菜叶;

    几个壮劳力蹲在墙根抽烟,烟头明灭,焦油味混着青石板的土腥气在空气里浮荡;

    镇文化站的小林缩在香案旁,怀里抱着笔记本,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坑,那是他紧张时的老毛病,像要把心事凿进木头里。

    周先生的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笃笃”声,每一步都像敲在人心上。

    走到最前排的八仙桌旁,他才坐下,粗布裤管蹭过木凳,发出窸窣的响。

    他扫了眼肖锋胸前的党徽,金属在微光里闪了一下,他冷笑:“要讲老故事?我倒要看看,你能翻出什么陈芝麻。”

    肖锋没接话,转身从香案下取出个粗陶茶罐。

    罐身粗糙,指腹划过能感受到陶土未打磨的颗粒感。

    “李婶今早送来的野山茶,说您当年带学生采茶,总夸后山的茶最香。”他往粗瓷碗里筛茶末,水汽腾起,白雾缭绕,带着山野的清苦与焦香。

    那一瞬,周先生的喉结动了动——那是他教课时总揣在兜里的茉莉香片味,混着山雾的清苦,像从记忆深处飘来的旧信。

    “周老师,”肖锋在他对面坐下,声音轻得像片落叶拂过瓦檐,“您当民办教师那会儿,有没有件事,哪怕过了三十年,想起来还会心跳?”

    周先生的手指突然扣住桌沿,木头硌进掌纹,发出轻微的“咯”声。

    他盯着茶碗里浮沉的茶叶,像看一段沉在水底的往事。

    眼尾的皱纹慢慢洇开,声音发哑,像旧风箱拉起来的破响:“七九年春,我在公社中学当教导主任。校长把教育局拨的助学金扣了,给儿子办婚礼。我带着学生堵在礼堂门口,说‘不还钱,就去县上告状’。”

    他猛地抬头,眼里烧着团火,“他们说我疯了,说‘正义值几个钱’?我就站在操场中央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