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月球和火星都要竞赛!我大美必须引领新形势!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90章 月球和火星都要竞赛!我大美必须引领新形势! (第1/3页)目前老中的登月舱也在研制中了,还是路云上一世见过的“揽月”登月舱。
只不过这一世有了路云的加入,“揽月”会更先进一些。
航天局还做了对比图,让大家看了一下几个登月舱的区别。
(我自己做的比较粗劣的大小对比图,红箭头为舱门位置)
马一龙的大火箭登月舱看起来确实壮观,但这也正是它不被NASA看好的原因。
跟上一世一样,这一世马一龙的9米直径“超级猎鹰”二级火箭改“月球鹰”方案在NASA的评估报告中评价并不高。
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只是可以接受而已,所以拿到的又是陪跑金额。
从公布的概念图看,“月球鹰”取消了“地球鹰”的鸭翼和尾翼等气动面,也没有标准版的热防护结构,可以说是为登月专门优化设计的版本。
它强大的性能远超NASA的要求,但技术非常复杂,风险很高,考虑到此前“重型猎鹰”火箭和“载人龙”飞船项目研制进度的不断延期,NASA对它的进度更不乐观。
事实上它上一世的进度确实印证了这一点,它利用“炸炸炸”的快速迭代方法对这种级别的超级火箭来说算快的,但对于登月需求来说它还是太慢了。
并且“炸炸炸”的方式非常影响国会老爷的判断力,不少人对它的技术印象很不好。
尤其是它那个不用出大气层的一级助推研发很顺利,但要进出大气层的二级火箭就不太顺利了,甚至有同一个问题多次出现的状况,给地球人炸了好几次超级流星雨大烟花。
而这个巨大的登月飞船就是二级火箭改的。
并且月球可不是高度开发的地球,月球上没有完备的降落场,这么高的火箭要是在月球上倾倒了,那可是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另外两个方案比较靠谱。
它们类似上世纪“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但是更大更先进。
NASA评估报告指出,蓝色起源带领的“国家队”管理非常棒,几个合作伙伴都有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登月舱的技术可以接受,性能满足并超出了NASA的要求。
“国家队”登月舱的转移段由诺格公司给国际空间站送货的天鹅座飞船推进舱改进而来。
用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