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粮食危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五十八章:粮食危机 (第1/3页)

    乡下试验田的成功,让罗晓军彻底下定了决心。他将所有数据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带着几袋经过基因优化的玉米和水稻种子,通过杨厂长的引荐,直接敲开了国家农业部的大门。

    接待他的是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姓陈。陈专家看着报告上那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数据,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陈专家放下报告,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怀疑,“这根本不符合我们现有的育种规律。杂交育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无数次筛选,你一个轧钢厂的技术员,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如此高产的品种。这是不科学的。”

    罗晓军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回答:“陈专家,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被颠覆和重建的过程。我承认我的方法有些特殊,是结合了家传的一些古法培育技巧和现代杂交技术。但数据不会说谎,种子也不会。我恳请农业部能给这些种子一个机会,进行一次小范围的试验种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陈专家还想反驳,旁边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年领导却开口了,“这位是农业部的刘副部长,之前也听闻过罗晓-军在轧钢厂的事迹。”

    刘副部长拿起那几袋种子,捏了捏,眼神里带着审慎,“小罗同志说的有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有多严峻,在座的各位都清楚。任何一个可能解决问题的希望,我们都不能轻易放过。”

    “我同意,立刻在京郊的农业试验站,划出一块地,进行对比种植试验。

    陈专家虽然心中不服,但领导发了话,也只能遵从。他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亲眼盯着,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在耍什么花样。

    试验的结果,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仅仅一个月后,当刘副部长带着农业部所有专家再次来到试验田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试验田被一分为二,一边是普通的水稻和玉米,长得稀稀拉拉,穗头不大。

    而另一边,罗晓军提供的种子,长出的作物简直是两个物种。那水稻的稻秆粗壮挺拔,每一株都挂着沉甸甸,几乎要弯到地上的金色稻穗。那玉米更是夸张,一人多高的植株上,结着两三个饱满得快要炸开的玉米棒子。

    陈专家冲进田里,颤抖着手剥开一个玉米棒子,那金黄饱满的玉米粒,整齐排列,几乎没有空隙。他又跑到水稻田边,随手摘下一株稻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