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洞庭烟波识龙女上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六章 洞庭烟波识龙女上 (第1/3页)

    第六章 洞庭烟波识龙女

    (上)

    船过荆襄,浩渺的洞庭湖终于铺陈在眼前。

    八百里烟波,水天相接,远眺不见边际。

    时值深秋,湖风已带萧瑟寒意,吹过浩渺的水面,掀起层层叠叠的灰白色浪涌,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哗响。

    天空是低垂的铅灰色,厚重的云层压着湖面,几只孤雁排成凄凉的“人”字,贴着水天交界线艰难地飞过,发出断续的哀鸣。

    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如同散落的青螺,在迷蒙的水汽中若隐若现。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腥味、枯萎水草的腐殖气息,以及一种属于大泽深秋特有的、辽阔而寂寥的苍茫。

    船队在岳阳城码头稍作补给,便转向西南,朝着洞庭湖中那座最为著名的青螺——君山岛驶去。

    李璃雪凭栏而立,湖风吹拂着她素色的裙袂。汉江鬼火舟的惊魂、幽冥教的邪祟、“腊月漕粮改道荆襄”的密信残片,如同冰冷的铅块压在心口。

    她需要那味传说中的解药——君山清明前单芽银针,来化解“竹叶青”的隐患,更需要片刻喘息,理清这千头万绪、步步杀机的乱局。

    君山岛在视野中渐渐清晰。岛屿不大,却郁郁葱葱,山势虽不险峻,却也起伏有致。

    岛上山茶、翠竹丛生,更有大片大片的茶园依山势铺展,深秋时节,茶树依旧苍翠,只是少了春夏的鲜嫩。

    码头简陋,停泊着几艘破旧的渔船。岛上屋舍零落,炊烟稀薄,透着一股远离尘嚣的清冷,却也掩不住深藏的贫瘠。

    船刚靠岸,放下跳板。一个清脆中带着急切的女声便从岸上传来:

    “几位客官!可是要上岛?可要向导?采茶、寻泉、认路径,我阿沅都熟得很!只要五个铜板!”

    循声望去,只见岸边一块青石上,俏生生立着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渔家少女。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着几个补丁的靛蓝碎花粗布衣裤,裤腿高高挽到膝盖,露出一双沾着泥点却结实匀称的小腿。赤着脚,踩在冰冷的石头上。乌黑浓密的头发简单地用一根荆钗挽在脑后,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张被湖风日头吹晒成健康小麦色的瓜子脸。眉毛黑而秀气,一双眼睛却大而明亮,如同洞庭湖最清澈的水波,此刻正带着几分期盼和不易察觉的倔强,热切地望着船上衣着光鲜的李璃雪一行人。她身后背着一个半旧的竹篓,里面放着几把采茶的小剪子。

    李璃雪看着少女那双清澈又带着生活磨砺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动,连日来的阴郁似乎被这湖岛的清气和少女的鲜活冲淡了些许。她示意如兰付钱。

    阿沅接过铜板,脸上绽开一个明朗的笑容,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多谢公子!公子叫我阿沅就好!几位是来寻银针茶的吧?这个时节,新茶是没了,但老茶农家里或许还有些窖藏的陈年芽尖,药效也是极好的!我带你们去!”

    她动作麻利地跳上船板引路,脚步轻快,像一只熟悉山林的小鹿。

    在阿沅的带领下,几人沿着蜿蜒的山径上行。

    岛上林木幽深,空气湿润清新,弥漫着松针、腐叶和茶叶混合的独特清香。

    石憨抱着青冈木棍,沉默地跟在最后,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四周幽静的竹林和嶙峋的山石。

    “阿沅姑娘是岛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