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活着的人才怕火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0章 活着的人才怕火 (第1/3页)

    江临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病历扫描件,指尖在键盘上悬停片刻,最终将那句医生笔记放大至整个窗口:“患者坚称丈夫未死,有人替他活到了现在。”

    这句话像一根锈蚀的针,缓缓扎进他的太阳穴。

    他闭上眼,脑海中却浮现出录像带(VHS带)里那个戴草帽的女子——她站在巷口,焊枪垂手,身影被钟面玻璃折射得模糊不清,可那枚银戒指的轮廓却清晰得刺目。

    是她放的火,也是她点燃了这场延续十七年的沉默。

    他拨通钱凤仪的电话时,天刚蒙蒙亮。

    雨丝斜扫着窗玻璃,像谁在无声地叩门。

    “帮我查一个人。”他说,声音低而稳,“杨小满的妻子,林秀英。查她2000年后的就医记录,尤其是精神科。”

    钱凤仪没问为什么。

    这些年他们早已形成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江临风从不无端起查,每一次追问背后都藏着证据的裂痕。

    三小时后,她回电,语气凝重:“人不在了。2003年因肺疾去世,户籍已注销。但她在珠城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门诊连续就诊三年,主治医生姓陈,病历显示她长期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频繁提到‘焊枪声’‘蓝布衫’‘他在修车’……最奇怪的是,她反复说:‘我丈夫没死,只是换了张脸。’”

    江临风猛地睁开眼。

    替身。

    这个词在他脑中炸开。

    不是比喻,不是幻觉,而是一种极端扭曲的真实——林秀英至死都相信,那个每天在修车铺里敲打铁皮的人,不是她的丈夫杨小满,而是另一个人顶替了他的身份。

    可问题是,周志明是在杨小满死后才出现的。除非……

    除非杨小满根本没死在那天夜里。

    他调出尸检报告复核:死亡时间推定为1996年4月3日凌晨2点至3点之间,死因系颅脑严重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

    法医描述头骨塌陷、脑组织外溢,现场血迹喷溅形态也符合钝器多次击打特征。

    一切看似无懈可击。

    但江临风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年现场并未找到凶器。

    报案人称发现尸体时,地窖角落有一把沾血的扳手,但经检验,上面无指纹,血型不符,最终被排除为作案工具。

    真正致命的那件东西,从未现身。

    他拨通赵婉华的号码:“我需要你做一次纤维比对。钱凤仪会送一批灰烬样本给你,来自杨家旧院。重点检测是否含有‘快凝灰’成分。”

    “快凝灰?”赵婉华顿了顿,“那种常用于紧急修补水泥结构的工业添加剂?这玩意儿有毒,一般家庭不会用。”

    “正因如此,才值得查。”江临风说,“如果它出现在焚烧物中,说明有人用它封过地窖——或者,掩盖过什么。”

    与此同时,钱凤仪走进花都老城区一条窄巷。

    青砖墙斑驳,晾衣绳横贯天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裁缝正眯着眼穿针。

    她递上照片,是那张从录像带(VHS带)中提取的巷口影像——戴草帽的女子,手持焊枪。

    老人手一抖,针掉进缝纫机底。

    “是她……”老人喃喃,“林姐。她烧过三次衣服,都是那种蓝布工作服。有回我路过后院,看见火堆里冒黑烟,她说:‘他不该回来的,不该……’”

    钱凤仪心头一震:“谁不该回来?”

    “杨小满啊。”老人抬起浑浊的眼,“人都说他死了,可她一直说他还活着,只是被人换了壳。我还笑她疯了。现在看你拿的照片……那天晚上,真是她拿着焊枪?”

    钱凤仪拍下焚烧痕迹的照片,连夜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