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夕阳斜 第7章 风雪伊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朱雀桥边夕阳斜 第7章 风雪伊人 (第1/3页)本届「上元雅集」主要协理人,共分主持、出题、定韵、监场、书记、审评六职,武陵王妃既然事实上占了主持一职,出题人又肯定非太后莫属,而书记一职瞩意的本就是书法名宿卫夫人,卫夫人又坚称年事已高,提议徒外孙女郗道茂辅理书记,自然也无人敢有异议,如此便还有定韵、监场、审评三职暂无人选。
南康公主携女桓灵和比丘尼支妙音虽然是不请自来,太后却不可能仅仅让她们作壁上观,于是便临场授了支妙音定韵一职,东海王妃庾道怜和琅琊王妃王穆之则共同担任监场一职,南康公主、会稽王妃、卫夫人、郗夫人、袁夫人、安令首、支妙音共同组成审评团,同时还给太后娘娘保留了一票否决权,如此本届「上元雅集」主要协理人班子便组建完毕。
作为本次雅集的主持,武陵王妃的活络性子在此时便展现无余,她本将门世家出身,嗓门洪亮,极善活跃气氛:“旧年是学那男子的雅集规制,如今群芳毕至,鸾才济济,咱们这「上元雅集」也需改一改制,弄出点属于女子的名堂来!”
此话一出,就连南康公主都不由暗暗叫好,“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只能做那男子的身后人?”
王羲之之妻郗璿郗夫人也是个直性子,直接问道:“武陵王妃,究竟怎样个章程,你便直说吧!”
武陵王妃对郗夫人的‘捧哏’很是满意,有问有答,终究比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来得生动些,便回道:“郗夫人问得好!先说第一道,便是这主持、出题、定韵、监场、书记、审评六职协理人已定,但这名称还是传习男子雅集规制稍加更改而来,便是妾身这等不通文墨的,也觉粗浅不堪,不若起个花名可好?”
众贵人女眷听得有趣,都纷纷喝彩响应。
殷浩之妻袁女皇袁夫人好奇道:“却是怎样的花名,还需武陵王妃起个样!”
“正是!”群芳应喝。
武陵王妃羞臊道:“妾身随武陵王,都是粗放性子,最不爱读书的,全赖太后娘娘看在妾身脸皮厚,才让妾身占了这主持一职,花名我是万万想不出的,还是让太后先给臣妾赏一个吧!”
褚太后笑骂道:“就属你奸滑,偏就你主意多,如今挑了头,却又把活丢给朕!”太后略作思索,便继续道:“那便先从你这主持开始,封你个「云台令」的花名吧!其他五职朕便想不出了,还是交由诸卿群策群力吧!”
众人细细品味之下,都觉得这「云台令」的花名当真是再妥帖不过了,绝非太后临时急智想起的,肯定是预先揣摩许久。只因「云台令」有三层意思可解:这第一条,东汉光武帝刘秀筑有云台,用来表彰辅佐他的二十八位有功之臣,史称「云台二十八将」;第二条,大晋皇城又称台城,主要因其宫殿位于尚书台内,故得名。这一称谓源于晋成帝扩建的建康宫(亦称显阳宫),因尚书台(中央政府办公机构)设于宫城内,故东晋宫城亦被称为“台城”;第三条,武陵王妃现在所站立的高台又称云台,是临时搭建的主持位。
当然众女之中,聪慧者不知凡几,如何看不出这是太后和武陵王妃早有腹案的,太后不是想不出,而是故意拿来考教大家的!特别是在场众女,其中不乏还没有取得诰命的白身,但太后却称“诸卿”,这就耐人寻味了!
桓灵这次跟随母亲南康公主而来,本也就是为了来显名的,虽说刚刚认了云、茂、韫三个姐妹,但大争之世,该争还是要争!
桓家不缺权势,更不缺财帛,唯一缺的便是世家的底蕴和清流文人的认可!奈何桓家虽说当下权势熏天,家族中兄弟子侄众多,搞权谋,抢地盘可以,吟诗作赋?那还是算了吧!好不容易出个有才气的,还是个女儿,所以桓温也是极为宠爱桓灵,更期望她能像谢家女儿谢道韫那样,以才名为家族赢得声誉!
桓灵也是一直把父亲桓温当作心中偶像和英雄的,虽是女儿身,却有豪杰气,常言恨不能替父出征,收复北方故土。但既然真实的战场去不了,那这比拼诗文的疆场便由我桓灵来主宰吧!
此刻的桓灵有如即将挥师北伐的女将军,气势如虹,大叫一声:“太后娘娘,臣女先来!”
褚太后见是桓灵主动请缨,不由笑道:“灵儿不愧是桓大将军爱女,有乃父之风!”
褚太后这一句夸赞,可谓说到桓灵心坎里了,再也没有比赞美她像她父亲,更让她开心的了。
南康公主却是眉头一皱,不无担忧地和身旁的支妙音耳语:“吾这弟妹惯会收买人心,灵儿那傻丫头千万别被有心人几句好话给带偏了!”
支妙音却智珠在握,云淡风轻道:“公主请放心,灵儿是贫道亲手带出来的,最知她秉性,大将军是灵儿心中的擎天柱石,是任何人都撼动不了的!”这位比丘尼的话,细听起来,其实很怪异,南康公主是桓灵的生母,她却对南康公主说,她最知南康公主亲生女儿的秉性,而南康公主却丝毫不觉异常,反而觉得很正常,这便是最大诡异之处!
此时早有宫人备好笔墨纸砚,桓灵略作思量,便挥毫泼墨,一气呵成。而所书之体,既不是本朝女子最爱的隶书和楷书,也不是被书圣王羲之推向大成境界的行书,而是少有人学的章草。章草的笔法讲究弯钩腾踔、波磔多变、横峰出奇、连笔翻转。笔画一般偏短但气势长,且笔画简省,很多字的字形相似,运笔之间,更需掌握好节奏。
恒灵一口气写完,满意地吹干墨迹,便由两名宫人衬着,先走向居中,让太后品鉴,太后看后微微点头,示意给其他几位审评看看。
长公主看后与支妙音会心一笑,会稽王妃则连连夸赞,袁夫人看后默不作声,郗夫人则微笑不语,安令首只有两字“尚可!”,卫夫人则道:“略显粗浅,但不失灵韵!”说的却不是花名,而是点评起书法来了!
恒灵共出了五个花名,分别是「玉章仙」「司律生」「竹笺娘」「兰屏守」「青瞳君」,太后娘娘勾了「司律生」和「青瞳君」,对恒灵大加赞慰,又点云、茂、韫三员小将,要求是代朕出征,最少要出一个,有余力者,也可三个全出!
云、茂、韫三员小将窃窃私语一番,便已分配好任务。
张彤云选的是监场,给出的花名是「玉阶尉」。
郗选的是书记,给出的花名是「笔花吏」。
众审评和太后看了,皆无异议,便算是过了!
辰林(谢道韫)选的是出题,给出的花名是「云岫客」,众审评不解,太后也不由皱眉,因问道:“作何解?出自何典籍?”
辰林(谢道韫)答:“出题人灵思如云,意境如岫藏景,典出“云无心以出岫”.......!”
糟了!辰林(谢道韫)冷汗直流,作弊抄书不仔细,忘记写出“云无心以出岫”的老陶陶渊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