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处暑的故事仓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十五章 处暑的故事仓 (第1/2页)处暑这天,青峰山的兰草穗彻底熟透了,褐色的籽实从穗上簌簌落下,在时光故事馆的墙角堆成小小的山。沈砚带着孩子们用竹簸箕把籽实收起来,倒进后院新砌的陶仓里,仓壁上刻着“故事仓”三个字,是秦老用狼毫笔写的,笔锋里带着兰草的韧劲。
“听听,这仓能装下三千颗籽实呢!”张姐用木勺舀起一勺籽实,褐色的颗粒从勺缝漏下,像在数着故事的数量,“老木匠说,陶仓透气,能让籽实记得住青峰山的风,明年种下时,才不会忘了回家的路。”
夏听听把北非女孩寄来的“和平草”籽实也倒进陶仓,两种籽实在里面轻轻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互相介绍。她在仓门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2024年,两种光阴的相遇”,牌绳是用兰草穗编的,穗子上还留着几颗倔强的籽实。
午后,“少年故事队”的孩子们在陶仓旁办“籽实选美大赛”。小宇捧着颗共生芽的籽实,说它“紫绿相间像颗小星球”;北非女孩则选了颗带着细沙的“和平草”籽实,说“这上面有沙漠的指纹”。最后大家一致推选那颗嵌着片小花瓣的籽实——花瓣是去年共生芽的,不知何时被裹进了籽实里,成了独一无二的“花芯籽”。
“沈老师说这叫‘故事的胎记’,”小宇把“花芯籽”放进丝绒盒,摆在展柜最中间,“就像陆导的分镜里总画兰草,沈姑姑的画稿背面总写‘待续’,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记号。”
沈砚在整理陆明远的旧物时,发现了个铁皮盒,里面装着1998年在南疆采集的兰草籽,标签上写着“风沙里的故事种”。他把这盒籽实也放进故事仓,新旧籽实隔着陶壁相望,像两段被时光隔开的旅程终于在同一个屋檐下歇脚。“姑姑的笔记里说,陆导总把籽实当‘时光胶囊’,”沈砚摸着铁皮盒上的锈迹,“说等老了就种下去,看能不能长出当年的故事。”
秦老带着老人们用兰草杆编囤子,要给故事仓做个“外套”。老人们的手指在草杆间穿梭,编出的纹路与晋代帛书残片上的兰草纹如出一辙。“这是‘文脉囤’,”秦老捏着囤子的边角,“能把故事的气都聚在里面,像老辈人囤粮食,得捂着才会发酵出酒香。”
罗森骑着三轮车来送新做的“故事仓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