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小满的故事芒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六十章 小满的故事芒 (第1/2页)小满这天,青峰山的兰草穗开始灌浆,饱满的籽实把穗杆压得弯弯的,像一串串垂着的绿珍珠。时光故事馆的展柜里,去年的“花芯籽”标本旁,新添了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今年第一批饱满的兰草籽,罐口贴着张纸条:“芒初成,故事半满。”
“听听,这籽实的芒尖能扎破纸呢!”小宇捏着颗刚采的籽实,往纸上戳出个小洞,洞眼的形状竟与陆明远分镜里的“3-2-5”标记重合,“沈老师说这是‘故事的锋芒’,藏不住的。”他的采集本上,贴满了不同籽实的芒尖拓片,像片微型的星辰图。
夏听听把罐子里的籽实倒在掌心,指尖抚过那些细密的芒刺,触感带着点扎人的倔强。“就像故事刚成形时的样子,”她想起自己五年前写下的第一句剧本台词,那时的字迹青涩却用力,“带着点生涩的棱角,却藏着最鲜活的劲儿。”阳光透过指缝落在籽实上,芒尖反射的光点在墙上跳着,像无数个正在萌芽的灵感。
午后,沈砚带着孩子们在兰草坡上办“芒尖展”。把不同品种的兰草籽用细线吊在树枝上,风一吹,籽实旋转着露出不同角度的芒刺,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北非女孩指着冰岛籽的芒刺说:“你们看,这上面的小倒钩,和沙漠里骆驼刺的形状一样!”几位植物学家正在记录,说这些芒刺的微观结构,竟与不同文明的文字笔画有奇妙的对应。
“姑姑的笔记里画过芒刺的横截面,”沈砚展开画稿,上面的星状纹路与孩子们拓的芒尖图几乎一致,“她说‘故事的内核都像籽实,锋芒是保护,也是路标’。”展架旁,有个孩子用芒刺在沙地上写字,写的是“和”,笔画的转折处正好卡住三颗不同产地的籽实。
秦老带着老人们在故事馆里编“芒尖篮”,用兰草穗的硬杆做骨架,穿插着带芒的籽实,编出的篮子边缘带着星星点点的尖刺。“这篮要给‘故事邮局’装新籽实,”秦老把一颗“花芯籽”嵌在篮把手处,“让收到的人知道,青峰山的故事带着芒,够劲儿!”有位曾是篾匠的老人,在编篮底时特意留了个五角星的孔,说这是“让故事的光透出去”。
罗森的“故事邮局”推出了“芒尖明信片”,用兰草纤维纸制作,背面粘着颗带芒的籽实,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