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契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4章 契机 (第1/3页)

    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相关人才,类似电池技术、电机控制,包括在原本传统车企领域不受重视的通信类、电化学高校人才,还没那么炙手可热。

    完全可以趁机吸纳一波。

    虽然高端人才是挖不到,也看不上他这种小门小庙,但在系统的加持下,只要满足激活要求,完全可以把一个研发人才发挥出两倍的效果。

    多招人绝对是一件极具性价比的事情。

    “我打算新立项研发我们自己的工业电机,先尽量招收这方面的人才,只要研发出成果了,就可以不必依赖供应链,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招人待遇可以往好了开。”

    许易大手一挥。

    既然有了进军新能源造车的想法,相关技术和人才也要提前做储备了。

    更关键的是在当下,如果自己能生产电机,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之前许易让研发部门粗略算了一下,要自研电机除了需要额外招人外,起码要五百万的投入,相当于新建一个小厂,这在他看来不算什么。

    接下来每个月车子的销量只要达到一万台,哪怕每台节省100块的成本,这个自研费用也会很快收回。

    至于专利方面,无非是“拼图式研发”。

    也就是小厂最常见的研发方式,组合几项过期的工业电机专利,进行逆向研发,可以完美触发“发烧”词条。

    鼓捣出一台老头乐用到高转速电机出来,很简单。

    但最后能将其研发改进到什么程度,并且搞出自己的新东西,就要看各家的研发实力了,要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可以进一步购买相关产业链的专利,再以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

    许易的要求不高,短期之内只要能将自研电机造出来,并满足老头乐工况,能无缝对接生产线即可。

    “是,老板,我这就去办。”方子强应声道。

    他们现在的规模,挖挖不到行业内的技术大佬,和精英骨干,但只要肯开价,一些经验丰富,跟过大项目的小精英人才,还是比较好招的。

    只要没有竞业合同在身,说白了无非是看钞能力嘛。

    这世道还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而且,老板如果让他挖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一类的研发岗,他还真有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