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青冈伏魔剑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17章 青冈伏魔剑 (第1/3页)

    “关系大了去了。”老和尚抬手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曹操虽说多疑,对赵将军却真上心。知道他缺趁手的兵器,特意取来自己珍藏的一块天外玄铁,这块天外玄铁乃是在青冈岭采得,相传些铁来自天国,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已有万年,及铸造神兵利器的上好材料。”

    “切!不就是陨铁石吗?说得神乎其神的!”

    “别打岔,曹操请了当时最好的铸剑师,铸剑师耗时三个月,倾一生之所学炼出这柄剑。剑成那天,曹操亲自题了‘护国’二字刻在剑柄内侧,赐给赵将军时说了句话——‘剑在人在,守我汉土’。”

    两人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墙头上的野猫被脚步声惊得窜起,老和尚的声音压得更低:“赵将军得这剑后,跟换了个人似的。

    有回匈奴主力来犯,他带着亲卫冲阵,这剑劈断了对方三柄弯刀,直取敌酋首级,后用此剑斩杀数十人,硬生生把溃势扳了回来。

    打那以后,‘青冈伏魔剑’的名号在北方传开,匈奴人见了这剑的青光,老远就绕道走。”

    李海波低头看着剑柄,果然在靠近护手的地方摸到几处细微的刻痕,想来就是那“护国”二字。“后来呢?赵将军战死了?”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是将军最好的归宿。”老和尚叹了口气,“建安十三年冬天,匈奴趁着大雪围城,赵将军带最后五百人巷战,身中七箭还握着这剑,直到咽气都没让匈奴人踏进城门半步。

    后来他的亲兵拼死把剑送回许昌,曹操见了剑上的血痕,哭了整整一夜,从此这剑就成了曹家的镇宅之物。”

    说到这儿,老和尚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前面亮着灯火的茶馆:“到地方了,进去喝碗热茶,再给你说这剑怎么流到茅山老杂毛的。”

    李海波看着茶馆里昏黄的灯光,又摸了摸怀里的盒子炮,终是跟着老和尚跨进了门。

    剑身在手中微微发烫,像是有股热流顺着掌心往上涌,他忽然觉得,这疯和尚说的,或许不全是瞎话。

    茶馆老板是个聋耳老头,见两人进来只挥挥手示意自便。老和尚熟门熟路摸进后堂,从灶上拎起水壶给李海波倒了碗热茶,水汽氤氲里,他又开了腔:

    “曹家后来丢了天下,这剑几经辗转,到了隋朝成了开国将军的佩剑。再往后唐灭宋兴,剑落到了一位镇守海防的节度使手里——这就说到抗倭的由头了。”

    李海波吹了吹茶沫,剑就靠在桌腿边,青光在暗处若隐若现。“宋朝也有倭寇?”

    “咋没有?那会儿叫‘倭奴’,比后来的鬼子更不要脸。”老和尚往嘴里塞了颗茴香豆,“南宋淳熙年间,倭奴船队占了舟山群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派去的水师几次都吃了败仗。

    当时守宁波的节度使姓秦,是个文官出身,偏生骨头硬,把家里传的这柄青冈伏魔剑挂在船头,愣是带着渔民出身的子弟兵跟倭奴死磕。”

    他掰着指头数:“有回在东海上,秦节度使带着三艘小船撞进倭奴船队,这剑劈断过倭奴的铁锚链,削飞过领头海盗的发髻。

    最邪门的是,有个倭奴巫师念咒弄妖风,眼看咱们的船要翻,这剑突然自己震颤起来,青光把妖风都冲散了——后来秦家人说,是赵将军的魂附在剑上,见不得外夷欺负咱汉人。”

    李海波的手指在桌沿上敲了敲,自动略过了倭奴巫师念咒弄妖风的事,但想起自己用这剑劈过的鬼子头盔,忽然觉得掌心有些发热。“他赢了?”

    “赢了三次,输了最后一次。”老和尚的声音低了些,“淳熙七年秋天,倭奴集结二十艘大船反扑,秦节度使的船被火箭点燃,他握着剑跳进海里,再也没上来。

    渔民捞了三天,只找回剑鞘上的玉佩。”

    他顿了顿,抓起茶壶续水:“按说这剑该沉在海底了,可三百年后,有个茅山道士云游到宁波,在海边打坐时,见海底翻青光,潜水摸上来一看,正是这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